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竹林边葛家(1 / 2)

第3章竹林边葛家

王氏拎了大包东西回来的时候,姐俩依偎在一起低声说话,时不时有低笑声漾开,阳光透过棚子缝隙撒在见两人身上,细细碎碎点点的,一派祥和。

王氏拿了水葫芦给五好,三好则是把王氏带过来的东西整理了一下。

一口缺了边儿的小铁锅,半口袋杂粮,半口袋高粱面,加起来约莫能有十斤的样子,另外还有咸菜缸里捞出来的两块腌的暗黄的芥菜头,两个烧制的粗糙的褐色土陶大碗,一个火折子,小竹筐里还有六个鸡蛋。

这些东西很金贵,金贵到刘三好在刘家每日劳作享受不到。

“五好,你看,有鸡蛋呢。”刘三好语调欢快,“你快点儿好,好了之后姐姐给你蒸蛋羹吃。你现在发烧,不能吃发物的东西,姐姐给你留着。三婶儿,五祖母对我们可真好。”

王氏闻言,应和道,“三好要记着你五祖母的好。他们家也不富裕,毫不犹豫的拿了这些东西给你们姐俩,这份恩情……”

这份恩情比你们的亲祖母要深厚的太多太多。

王氏没有说出来,她相信三好明白,便是五好,应该也能想到的。

刘三好笑:“三婶儿,我这儿记得清楚呢。以前我只觉得自己是小辈,她是祖母,咱们大齐以孝治国,我自然要事事顺着。可还有一句话,父慈子孝。长辈对小辈慈爱,才能要求小辈对长辈孝顺。他们都能不管我们姐俩的死活了,我们……”

自然不用再跟以前那般一味的愚孝。

刘家的小辈不光有她跟五好,元好二好四好,还有那么多好呢。

所以以后有什么活计,大家分担才对,她跟五好不能抢了她们对长辈的孝顺。

这是伤了心了,王氏暗暗的想,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把三好的心都戳烂了,也难怪一向软和好说话的三好突然就硬气起来。

作的,都是他们自个儿作的!

“三婶儿,你陪着五好,我去挖点儿婆婆丁。五好的喉咙有些疼,我这儿没有银子给她抓药,煮点儿婆婆丁水,勤喝着点儿,消消炎也能好的快点儿。”刘三好道。

王氏不明白消炎是什么意思,可看侄女这么有条不紊的样子,她没来由的就选择了相信。

“你去吧,我陪着五好。”王氏笑道。

路边的野草堆里,仔细一扒拉,婆婆丁还真不少,索性多挖了一些,择掉枯叶,拿了去河边洗净。

五祖母给拿了很多东西来,可并没有切菜的刀,这年头家家户户一般就备一把刀,去找人借也不现实。记忆里头河边上游有一片竹林,竹林边上住了一户人家,过去找他们借了砍刀,砍根竹子,削把竹刀,好歹对付过这几天去。

为了节省时间,刘三好拎着小竹筐直奔竹林。

好大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的,长得正好。

碗口一样粗的竹子,刘三好有些兴奋,砍上一棵,在竹节地方断看,就盛了储水的容器,虽然装的水不多,可多弄几个,她跟五好的日常用水就足够了。还可以劈一些竹篾,闲暇编制点儿小东西打发时间。最主要的是还有春笋,铁锅里翻炒,就是一道美味的菜。可惜,这会儿她们没有铁锅,吃春笋的想法只能作罢。

记忆里的屋子坐落在竹林南边边缘,刘三好整了整衣襟儿,推开竹子编的门,站在院子喊道:“有人在吗?”

连着喊了三声,屋里才传来苍老的声音,刘三好差一点儿就以为屋里没人了。

“谁家的丫头?屋子门没栓,进来吧。”

声音无力,伴随着气喘吁吁。

推开门,屋里很昏暗,视线适应之后,刘三好忍不住苦笑,这哪儿是人住的地方?

原本应该是夯实的泥地因为潮湿变的有些泥泞,啧,住这样的地方,湿气这么重,人指定得生病。不光如此,东西杂七杂八的散乱在地上,两个字,脏乱。

“我在右边的屋里,进来吧。”刚才的声音又响起。

刘三好掀开右边的门帘,忽视一地脏乱,看到了躺在炕上的人。

面色灰白,形容枯槁,就跟病入膏肓的人一样,生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