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8章 马腾初识鱼鳞阵(2 / 2)


而如今常为人津津乐道者,是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给汉元帝发去的那封著名疏奏: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辞荡气回肠,千古流芳。

名将陈汤,一生仅此一战,但一战即为数十年汉匈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给自己的祖国赢得了长久的边境安宁——为将者,夫复何求?

所以,不管陈汤后来的命运如何挫折困顿,他的勇气、谋略和才华都俨若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胜利的瞬间光辉灿烂,永远定格在塔拉斯河畔的那个夜晚。

此正是:

汉家男儿戍边关,纵横沙场未等闲。

千里远袭斩首处,一剑封喉震天山。

马腾听了,除了对陈汤的胆识极为钦佩以外,对罗马士兵的战法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为马腾自出世以来,一直是指挥骑兵作战,而对手无论是北匈奴,还是鲜卑,都是骑兵,从未见过、更谈不上指挥步兵优作战。

于是问道:“罗马人的这种战法倒是奇特。天保大哥,你能不能详细说说?”

刘天保说:“罗马人的这种阵形叫做鱼鳞阵。

鱼鳞阵是古代阵法中的一种,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就罗马军队来说,他们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一千人组成正方形队列,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形状,盾牌把队伍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然后喊着口号迈着统一步调往前走。

敌人远的话,就把手中的长矛扔出去,也不管刺没刺到人,先来个威慑;

敌人近了,就把长矛一横,往敌人身上刺;再近了,就把长矛和盾牌全扔掉,拔出短刀,来个肉搏。

对于这种战法,如果说对手也是步兵,往往会奏奇效,因为敌人看着一个个用盾牌组成的刀枪不入的‘大乌龟’,就先举手投降。

但在以骑兵为主的中国,这个阵容给自己帮了倒忙。

陈汤的重骑兵速度快,看到这个缓慢移动喊着号子的‘大乌龟’,便把它团团包围,从四面进攻。

乌龟阵的一个重大缺陷除了移动慢,更重要的是处于乌龟阵中间地带的士兵看不到外面,视线不好,结果被这样一吓唬,里面自己人先践踏上了,‘乌龟’当场散架。

这就是说这种阵法看似防守坚固,但是实际上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冲,立刻全军溃散.因为背后露出太多了.”

马腾点点头,说道:“这种战法优势很突出,缺陷也很明显。

但如果说步兵与骑兵协同作战时,步兵在前以此阵进攻,骑兵在后押阵掩护,则可以扬其长而避其短,可奏奇效。”

刘天保说:“那倒是。”

有诗云:

有意栽树树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

偶尔得闻鱼鳞阵,他日战场立奇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