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一套书价格是贵,但这么多人一起买,每个人成本就降下来了,与此同时,还能保证大家都能够看到书,虽然说不方便了点,可总比没有资料书强吧?

  谢长渝这么做,既赚了钱,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

  与此同时,在配不起一套书的单本书,他再分别出售。

  他自己还悄悄留下了几套书,用作别的用途,如果有那种比较有背景的人找上门来,可以用这书做人情,和对方搭上话,平时这些书没什么价值,可在这个时候,这些书就超越了金钱价值了。

  第44章

  十月, 恢复高考的文件正式下达, 各个媒体以头条新闻正式发布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无数人热泪喷涌,欢呼雀跃, 这消息就如同甘霖,洒在干渴龟裂的土地里, 唤起了另一种期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第九生产大队, 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如同一声惊雷, 彻底将他们炸醒,在漫天的喜悦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理智的去思考现在的问题。

  要报名参加高考,但高考的时间如此紧, 如何好好复习?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料。

  就在一群知青因为恢复高考消息传来而热血沸腾后, 现实的问题, 又不得不让他们一颗火热的心暂时冷却下来。

  不仅是时间紧, 还有资料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干活。

  你当然可以不干活不挣工分,然后对方直接给你安一个好逸恶劳等罪名,在报名高考的问题上作梗, 或者在转粮油关系时不给放行, 就够你喝一壶了, 所以即使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没人敢“离经叛道”一回。

  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知青点里的知青被通知去开会。

  “这个时间开什么会……”

  不怪他们生气,原本就没有复习时间,平时还得干活,现在还要被拉去开那乱七八糟的会议,这能不让人不满吗?

  即使是开会,大家也不肯放过这个时间,手上拿着抄写下来的题目或者背诵的内容,一边走去开会,一边解题或者背诵。

  等到去石坝子上时,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次开会不仅是知青们参加,是一次全村规模的开会。

  其实之前也有几次开会,不过没有知青参加,大家也不以为然,主要是这个生产队开会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林建国跟入了魔一样要修路,大大小小的会议无数,结果竟然真被他给办成了。

  村里的村民站一起,知青们站一起,仿佛无形的就分成了天然对立的两派。

  林建国站在两块大石头上,别说,有了这两块石头,他不仅变高了,连气势都变得不同了。

  林建国咳嗽了一声,拿着大喇叭放到嘴边,这才开口:“让大家在繁忙中来开这次会,我先给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我觉得,这个会不能不开。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对此都有一些想法吧?”

  村民们嘀嘀咕咕,知青们闻言也是愣了愣,难道村长想要因此做什么?

  林建国叹一口气:“这恢复高考的消息啊,说句实话,对我们村里的人而言,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的就是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分配一个好工作。但是,对我们村那些适龄的孩子和知青来说,这高考,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这是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知青们陆续把手中的书或者纸放下,开始抬头看林建国,对于这个村长,他们没什么怨言,毕竟他真的是一个和善之人,大家有事找他时,他都是能帮则帮,毫无推脱。

  “这些孩子,不远千里来到我们村里,不管后来结果如何,但一开始他们的确是抱着报效祖国有所作为的想法来到了这里,然而现实和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完全不同。他们没能大展身手,也没能把他们所学用在我们这里,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如何在这里生存。”林建国顿了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如果我的孩子,辛苦读书那么多年,然后被派往那么远的山村去受苦,我是会特别心疼。”

  是啊,当这些知青来到村子里时,大家一开始热情了一下,然后就是嫌弃了。

  他们嫌弃这群年轻人不会干活,甚至是连做饭都不会,娇气得不行,一开始还得安排人去做饭,真当自己是少爷小姐?

  还有那些女知青,一个个穿的是什么样子,娇气就算了,还妖里妖气的,带坏了村子里的风气。

  但有谁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呢?

  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城里,接触不到这些庄稼,不知道如何种地,也不懂如何收割农作物,在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穿着,想要用全新的面貌生活时,看到的却是村里人不善的眼神,穿成那样,像来干活的吗?

  还有那些小孩子,看到他们的新衣服,一个个拉着父母要买新衣服。这些人,当着他们的面就打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妖里妖气的,干活穿那么好干嘛,臭显摆!

  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让这群人多少人在夜里哭。

  他们想回城,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

  林建国叹了口气,自己就红了眼眶:“大家将心比心啊,我们都有自己的子女,扪心自问一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去到那么远的山村,然后被人不解,遇到事的时候也没人拉拔一下,我们得多心疼多难受。”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吼了一句:“村长你想做什么就说,我们大家伙全都无条件支持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都没意见。”

  “没意见,都没意见。”

  林建国这才点点头:“这参不参加高考,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可对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来说,却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次考试。现在时间本就不多了,我的意思是,让这些要参加高考的娃好好高考,全身心的去做他们要做的事,就别拿土里的活什么打扰他们了。但凡要参加高考的娃,来登记一下,就不用干活了,考上了是他们的本事,考不上我们也按照他们过去干活的工分给他们记上。”

  知青们闻言直接都傻了。

  然而村民们那边——都听村长的,村长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他们好好参加高考,地里的活我们自己都能干。

  还有一些妇女在那里小声嘀咕,现在也没有什么活,不就挖红苕,种土豆么,都是小事,轻松得很。

  在这个时候,这些村民们表达出来的善意,才让这群人再也忍不住流出眼泪来。

  是啊,村民们嫌弃他们作风不好,穿得妖气,可他们又何尝没有嫌弃他们?说话粗俗,动不动都吵架闹腾,平时扣扣索索有钱也不知道吃顿好的,还要对别人指指点点……

  其实村民们这想法,何尝不是林建国的努力,为了说服全村的人,会都不知道开了多少了,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告诉大家现在对参加高考的娃来说真的很重要,大家就辛苦一下,在这个时候帮这些娃分担一下,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来参加高考。

  做这些事,不求这些孩子心里记着大伙的好,只求他们别怨大家,大家也没有给他们拖后腿就行了。

  谁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呢?将心比心,只要换个角度想问题,很多事都能够理解了。

  一开始大家都不高兴,这些人参加高考不就是为了回城么,反正都是些留不住的白眼狼。但换个角度去想,人家本就从城里来,想回城,有错吗?

  村民们没意见,当他们看到这群半大的孩子哭得不能自已时,纷纷去安慰,这两个群体,前所未有的融洽起来。

  “大家既然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做了。”林建国松了一口气,看向这些泪意融融的知青们,“孩子们,你们来到这里,受了很多苦,我都知道。想必你们心中还有一些怨言,为什么就对你们那么残忍。但孩子们啊,你们来这里如果是做客,我们一定好生招待你们,但你们不是啊,你们得在这里生活,那就必须学会在这里过日子。”

  林建国看向这些知青,眼神温和慈爱:“小张啊,你刚来这里的时候,不会煮饭,把一锅饭都给煮糊了,现在学会做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