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虽知易欣识趣,但仍旧不轻不重的训斥了一句:“这有了事就知道到哀家这儿要人,平日里人都看不见,个个都当哀家是泥捏的。”

  易欣不愿意接话了,低着头好像认真听太后的斥责。

  太后等了几秒,也没听见易欣行礼表态,气氛骤然有些冷,太后白净的脸上气得微微泛起红晕,刚对易欣升起的满意瞬间又落了回去。

  “也罢,让崔姑姑帮你罢,哀家乏了,你退吧。”

  太后见易欣惊讶的抬起头,好像不知道她怎么突然就同意了,但没多问,就行礼告退。

  娴妃一早惹了两位主子生气的消息传到了各宫。

  皇后正在坤宁宫照看八皇子,听闻这消息微微勾了勾唇:“整日里上蹿下跳的,实则大家也不过权当看看猴戏了,跳得久了大家也就厌了,殊不知那猴子还不知道,以为大家都跟她好呢。”

  宫里的人最擅捧高踩低,这消息传出来后,好几个常来的贵人才人不来了,理由其实也很简单——

  她们认为皇帝和太后就是命运掌管者,她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唯有自己才能掌管自己的命运。

  有些人索性不来永和宫了,有些人犹犹豫豫摇摆不定,有些人毫不畏惧……

  易欣已经没空和后宫的嫔妃斗心眼了,第一波选拔已经开始了。

  民间也听说了,这“公主”是要嫁去夷地的,那儿天寒地冻且与牛羊为生,只怕有命去,无命还。

  但就算如此,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一旦成为“公主”,有专门的灵言师教导其灵言,有公主的待遇,有念不完名单的赏赐……

  可是,仅第一条就把许多人挡在了门外——得有灵言天赋。

  除此之外,易欣还吩咐了:身份家世不限,哪怕是乞丐只要其天赋过高也行。

  本来有文官反对,可后来又听易欣放出了话。

  “众所周知,知礼者则为人,那夷族之人粗俗无理,凡是都逞凶斗狠,毫无礼节可言!夷王都不如咱们最寻常的百姓懂为人之礼,乞丐都算是抬举他们了。”

  这话一出,许多人莫名激动得嗷嗷叫,以往听到有人说外族大王如何厉害,不自觉得会心生敬畏,拼命鼓掌。

  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高人一等了,听到再厉害的事只会不屑的笑笑:“再厉害又怎么样,还不是一群只知道用力气说话的蛮夫罢了。”

  也有人抬杠:“人家是蛮夫也有一身力气,要是现在你面前站着一位夷族人,你说这话试试?你能打得过人家吗?”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蛮夫更厉害,很多人都开始研究如何杀死一个夷族人。

  低级灵言师研究攻击之术,普通百姓就想着自己是怎么对付野兽的……

  夷族使者被皇帝吩咐人看了起来,并不知道这儿闹得沸沸腾腾的选拔……

  呆了一个多月后,皇帝召见了夷族使者,大致的意思就是先写一份文书,让使者一行人送回夷族,然后加盖了夷王的印章之后再送回来。

  这么折腾人的事,是易欣从以前办理业务的经验中中想出来得。

  但是总不能让人家使者空手回去啊,送什么就成了现在的一件大事。

  按照以往的惯例,金银珠宝、锦罗绸缎、瓷器茶叶这些都少不了。

  这次使者带来了一匣子珍珠,周朝至少得还两匣子,而且还得颗颗比那透、比那大!

  可是最近文官武将们的观念都有所改变。

  文官想:一群乞丐不如的家伙,也就是随便圈了块地自称为王,咱们凭什么要把那么多珍贵的东西送给他们?”

  武将想:爷爷辛辛苦苦在边城守着,避免这些贼人来抢百姓的东西,这会儿倒好,随手就送出几座城都抢不到的宝物,那咱们驻守边城有什么意义!

  依照易欣的意思,就连那匣子珍珠都不用还回去,随便送点有特色的吃食:看咱们对你们多重视,这可是我们这儿最珍贵的东西,一般人家根本吃不上……

  吹牛嘛,周朝的文人可是一流的。

  但很多人觉得无论如何还是不能比夷族人送来的东西少,但也不能太多……

  商量来商量去就得出了结论:将夷族人送来的那匣子珍珠还回去,同时为了显示咱们大国风度,咱们多送你一颗珍珠……加一锭金元宝!

  因为一个匣子装一颗珍珠显得有点太那啥了……

  第78章 第八个世界

  “听说了吗?这次朝廷不仅选公主,还选公主的护卫呢!”

  “早听说了, 只要觉得自己有拿得出手的特长就都能去参选, 同样不看身份。”

  “何止不看身份, 连户籍都不看呢, 听说有不少野人从山林里出来,想着用这次机会谋个身份呢。”

  “呀,那些野人出来了我们岂不是很危险, 那娴妃娘娘是怎么想的!”

  “野人可是吃人的啊……”

  很多人听说野人将从山林中走出来后,都悄悄了买了些必备的油盐米醋,打算躲在屋子里等野人走了再出来。

  在周朝,有户籍的称为人, 没户籍的称为野人, 人打死野人就如同打死野猪一样,不用承担任何罪责,而且官府还会有奖励。

  野人都是反叛之士的后裔, 在绞杀时跑走的漏网之鱼。

  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些绝技,当然, 没点技术性的活儿也没法聚众闹事儿。

  那些人有平头百姓, 有达官贵人, 有灵言大师等。

  因此, 因为身份的不同, 这些人又被分为上五流、中五流、下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