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生死相随(1 / 2)





  马上就是清明节了,钟离昧跟虞姬商量,想去都梁山祭拜一下爱国诗人屈原。

  虞姬愉快地同意了。

  她心想,这些天由于两个女孩子被劫,云山上气氛比较沉闷,少了往日的许多欢闹。

  这件事跟丐帮有一定的关系,也就跟钟离昧有一定关系。

  大家都没有怪他,但是虞姬知道,钟离昧心里很自责。

  他每天除了疯狂地训练,已经很少说话,脸上也少了许多欢笑。

  虞姬觉得,自己陪他出去散一下心,也好排解他郁闷的心情,让他神经别一直绷得这么紧,毕竟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

  这天,他们跟两位师尊请了假,虞姬便兴高采烈地跟在钟离昧身边下了云山。

  虞姬有一点小兴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跟钟离昧单独下山。

  她看到什么都好奇,一路上像只小喜鹊似的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钟离昧跟她聊天,郁闷的心情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在都梁山屈原的衣冠冢前他们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祭拜了以后,两人就来到山上一条小溪前。

  用双手掬了一捧甘甜清香的小溪水喝了。

  虞姬喝完溪水后,觉得有点热,就用手掬了些水放在脸上,抹了抹脸。

  钟离昧看见那溪水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布满在她光滑细腻、洁白如玉的脸上,犹如梨花带雨,分外的美丽动人。

  就由衷地对虞姬说:“虞师妹,你真漂亮!”

  虞姬一听,脸都红了,低下了头,心里却是欢喜无限。

  这时钟离昧见小溪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都梁兰,那棵棵兰草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清晰可见。

  那些兰草在水底被溪水冲击的微微倾斜,就像在向他们频频招手,欢迎他们似的。

  满溪的都梁兰兰香浓郁,沁人心脾。

  沐浴在都梁兰的芳香里,钟离昧鼻子猛一吸气,微微闭眼,独自陶醉。

  虞姬低着头正等着他继续夸几句,半天不见下文。

  一抬头,看见钟离昧闭着眼睛在那里自我陶醉。

  不由地有点嗔怒,用自己的小粉拳把钟离昧的背当鼓擂。

  当然,她不是真打,钟离昧也不觉疼,觉得给自己按摩似的,特别舒服。

  他挣开眼睛微笑着看着虞姬,问她:“虞师妹,你觉得这里的都梁兰跟别处的有什么不同吗?”

  虞姬用鼻子闻了闻,说:“我觉得这里的都梁兰好像比咱们云山的香味更浓郁一些。”

  钟离昧认真地说:“虞师妹,你说对了,因为只有这里的都梁兰是都梁山保卫战的楚国先烈们的鲜血灌溉过的,所以这里的都梁兰长得最好,香味最为浓郁。”

  虞姬一听,知道钟离昧又想起了他的精神导师爱国诗人屈原和那次楚国人民惨烈的都梁山反击战。

  她不由地也跟着认真起来,懂事地说:“钟离师兄,他们好伟大哦,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钟离昧认真地说:“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像这些先烈们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的。”

  虞姬忙说:“钟离师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你一定得带上我。”

  心说,真有这样的事,我得去看着你,不能让你把命丢了,留下我孤孤单单一个人。

  实在要死,我也得陪着你。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两人一时无话,携着手沿着小溪往前走。

  过不多久,就看见一个岩洞,没底江水就是从那个山洞里喷涌而出的,洞里全是水。

  没底江在洞里成为伏流,根本看不见水有多深,洞有多长。

  在岩洞前有一块大石头,那块大石头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上,就像一条船似的。

  这块石头有一个名字叫九音岩,岩洞里喷涌而出的溪水加上山风撞击到这块石头上,如果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听,就能听出石头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共发出如铃、簧、钟、罄、鼓、埙、琴、祝、箫等不同的九音,所以叫做九音岩。

  此景古人有诗云:“同保知名久,虚明仙洞遥,我采泉上坐,风籁若生箫。”

  意思就是,“同保山(都梁山)已经知名很久了,那喷水的岩洞里面有伏流,我也不知有多深多长,我采了一把都梁兰坐到水上的九音岩上,听到山风吹到岩石上就好像有人在吹箫似的”。

  在这块岩石这里,两人通过不同角度听取了好些声音。

  其余八音基本上都听出来了,就是听不到铃声。

  钟离昧问虞姬:“虞师妹,你听到银铃的声音了吗?”

  虞姬说;没有啊!

  然后她调整不同的角度和远近去听,结果还是没听出来。

  她忙问钟离昧:“钟离师兄,我没听出来,你听见了?”

  钟离昧说,“我当然听见啦。”

  然后他指着虞姬的樱桃小嘴:“我从这里听到的呀。这里发出的不就是银铃般的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