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1 / 2)





  祝微星看向他。

  焦聪憨笑:“我以前不住这儿,但常到我叔家来玩,多少知道点弄堂里的事。”

  “阿盆和姜翼关系是最铁的,其他人比不了。他俩从小在鱼舟街和棚户区混着长大。阿盆家别区的老宅拆迁,他中学毕业后拿这动迁款盘了个汽修店,还专门找了师父学习。姜翼好像也跟着会了,技术听说比阿盆更好,没事会在店里搭把手。牛奶摊就在汽修店隔壁,想必你已经见过他了吧,”斟酌了下措辞,焦聪说,“他应该对你挺不友好的。”

  毕竟连龙龙都知道祝靓靓稀罕姜翼的脸,焦聪耳闻过这些逸闻再正常不过。

  祝微星便没否认。

  焦聪道:“虽然很多人都说姜翼不好惹,我刚来也这么认为,但和阿盆接触后想法变了些。他们这些小伙子,瞧着凶,其实挺仗义的。”

  “就像孟济,也住弄堂里,跟你差不多大一男孩,出了事故一人孤零零躺在医院里没人管,是姜翼站出来带人去医院照顾的他,他们本没什么交情,但姜翼一去就是两年,直到一个月前人没了才止。不管目的为何,光这份担当,这个年纪的男生几个人有?”

  不知道哪句话戳到了祝微星的感同身受,他心头微微一颤。

  取了货,祝微星重回渔舟街开铺。

  姜翼一伙在七点半左右到,沿街而逛,欲找个摊子吃早饭,没走几步姜翼便住了脚。

  管晓良也隐隐觉出动静。

  “什么声音?”

  喇叭?汽笛?!

  “谁把火车开街上来了?还是轮渡?”管晓良听着那响声忍不住四顾。可惜街上人多,没发现目标。

  还是姜翼果断,拔腿就走,转眼寻到噪音源头。

  就见一削瘦挺拔的少年站在牛奶摊前,穿着白蓝的条纹体恤,手持一截银色笛头,正在认真吹奏。他长相出色,姿态自如优雅,四肢修长舒展,因为气质出挑,第一眼便会让人感叹好一个吹笛美少年。不过再听须臾,会发现这少年吹出来的只有一个调儿。

  姜翼眯眼。

  管晓良惊讶。

  赖洋嘴角抽抽。

  郑照文则道:“他生意不错。”

  比起前两天的门可罗雀,虽今天也算不上大好,但至少隔几分钟就有人上门瞅瞅,当然,多是被这噪音吸引。有些人看两眼就走,有些看着看着会留下买点什么,竟比吆喝的公放喇叭好用,至少新鲜。

  长笛本质木管,在管乐器中不算大声,和铜管比都是弟弟,但穿透力却是出了名的强,哪怕只有单音节,经由银色的管孔中流出,也仿佛凌空虹光,锋利的划破周遭虚无阻隔,回旋在街上,不时压过一干人声狗吠,惹人注意。

  “这什么破点子?好难听!还不是吹两声就没气,难不成能吹一早上?”赖洋嗤之以鼻。

  说完却收到一人瞪视目光,由曾受过其威力的姜姓苦主投射,仿佛在说“你懂个毛线。”

  忽然管晓良对那牛奶摊轻笑一声:“卧槽,这也行?!”

  只见摊上除各类牛奶外,还多了一些蛋糕,不单卖,需带盒奶一起,一道用蛋糕上的小丝带捆成组合,新鲜好看还不贵,挺受欢迎。

  “u艺小超市的蛋糕?搬这儿来卖,亏他想得出!转手就贵了五毛,这丫脑子可以。”管晓良有点惊讶。其实他不知,祝微星的进价要更优惠。

  经过几天观察,祝微星对渔舟街和牛奶摊有了些总结。首先,时间问题。取了就走不要排队,是上班上学族的早餐宗旨,晨间时刻一分一秒都格外珍贵,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等一碗煮面吃一笼汤包。然后,品类重叠问题,街上不止他们一家卖牛奶,有些摊子奶类少,但能并着其他早点一道带走,自然少有人再特意来他们这里单独买。再是,市场需求问题,在棚户区,牛奶并不是早餐中的必须品,更多的购买者是学生族或小孩儿,而这样的漂亮小蛋糕对这类人群颇有吸引力。渔舟街上的西点市场目前还是空白,只流动市场有个半中不西的小摊。祝微星拿小蛋糕初步试水,三类问题都触到,且稍有成效,证明这个方向可行。

  至于在此吹笛,并不是土匪军团所认为的招揽手段,只是祝微星顾摊无聊,见狗吠吵嚷都无碍众人生活,便也拿这段时间练习,不要浪费。

  见到姜翼一行,祝微星停了动作,在众人眼里慢慢收起笛子,转身进了店里,竟毫无搭理之意。

  第28章 同病相怜

  上回还让人别乱贴, 人家真对他们视而不见,赖洋却不高兴了:“嘿,见了救命恩人招呼都不打一个, 白眼狼!白送他去学校了。”

  祝微星抬眼, 换上工作态度:“买什么?”

  赖洋要说话, 身边有人比他更快一步。

  姜翼走到摊子处,扫了圈其上的花里胡哨,道:“买早餐。”

  祝微星未答,小摊就被没耐心的姜翼跋扈一踹, 漂亮的蛋糕组合被震得失了摆放规则,两盒牛奶都倒了。

  祝微星将其扶正, 无视眼前找茬的大高个儿, 只问管晓良:“买什么?”

  管晓良瞧姜翼,又瞧祝微星,但笑未言。

  祝微星又去问赖洋。

  “呃……”赖洋直脾气, “买……买蛋……”

  “嗯?”姜翼发出疑惑单音。

  “买牛奶!”赖洋更正。

  祝微星:“哪种?”

  赖洋:“巧……”

  姜翼看他。

  赖洋:“原味!”

  祝微星:“那里就有,自己拿。”

  赖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