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1 / 2)





  “知道了,知道了,”他急急地从她怀里抽出手,不赞同地说教她,带着催促,“你现在不许扭了,快停下来,给我站直了!”

  “行行行,不就扭一下嘛,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嘛。”楚怡笑嘻嘻地站直。

  纪仲川皱着眉,看着四周,乡间小路空无一人,但这里到底不是家里,他清了清嗓子,“回到家可以扭。”

  楚怡“切”了一声,“装什么装,玉米地,不是你说的?”

  “………………”

  第51章 买卖  一更

  一路打闹回家, 那些买来的甘蔗,楚怡给河海山三家都分了些,剩下的才留在空间里种下。

  “你说这些甘蔗你四弟一家是从哪里弄来的?”从纪仲山家出来后, 楚怡不知道, 桂香凤和纪仲山在讨论他们。

  “不知道,你知道那么多做什么, 你知道他们有吃的没忘了你就行了。”纪仲山才不想计较这些甘蔗从哪里来,越是计较越没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他拿着刀给女儿的甘蔗削皮。

  纪仲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在村里靠山吃山, 能睡个饱觉, 满足了,他四弟从小就有本事, 那是别人能比得上的吗?

  他们纪家四个儿子,就老四最聪明,对于这一点, 纪仲山是服的,他咬了一口甘蔗, 甜滋滋的, 把削好皮的甘蔗给女儿, 问她, “冬冬, 你喜不喜欢你大宝弟弟?”

  纪冬冬:“喜欢, 他特别乖。”

  纪仲山:“喜欢就经常去你四叔家找你大宝弟弟玩。”

  纪冬冬顺着他的话点头, 桂香凤翻了个白眼,“你让你女儿给你四弟当老妈子吗?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纪仲山懒得应她,家里现在就冬冬和大宝最小, 年龄差距也是最小的,处好关系总没错,以后大宝出息了,也能照应姐姐。

  再说楚怡和纪仲川两人,第二天就又背上背篓去黑市了。

  他们哪也不去,就在镇上。

  他们一大早就从村里出来了,到黑市的时候鲁忠还没到,黑市巷子里也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两个挎着菜篮行色匆匆的大娘。

  大娘左看看右看看,观察发现他们两人和她确实不同,再看两人背后的背篓,觉得他们俩是卖东西的,怀着点期待走过去问楚怡。

  “你们有没有糙米?”

  楚怡看着大娘,头发灰白,是上了一定的年纪,尽管两颊的肉贴着骨头,但面相看着不是苦相,从干净利落的衣服穿着上看,这大娘在家应该也是当家做主的那位,性格想必也是直接爽利的。

  她收回打量的眼神,回答大娘,“没有,”大娘面带失落,“那你们有什么?”

  “芭蕉。”纪仲川抢先楚怡回答。

  楚怡看了男人一眼,张开的嘴又闭上了,大娘没有看见楚怡的小动作,她听到纪仲川的话有些惊喜,她连忙说,唯恐两人不卖给她,“价钱不是问题。”

  这意思就是想要了,纪仲川思考两秒,“去个人少的地方,我拿出来给大娘吧。”

  刚才楚怡在打量大娘的时候,他也在打量她,的出的结论和楚怡差不多,所以他是相信大娘的。

  “我家就在这附近巷子,我带你们过去,”大娘她主动说,“当然你们信得过我,就跟我走,如果不信,你们带我去你们寻常交易的地方。”

  纪仲川点头,“去大娘家的巷子吧。”

  “不知道大娘怎么称呼?”

  “我姓王。”

  王大娘带着两人拐了两个巷子,来到一户院落的门口,瞧着像是后门。

  “就在这吧,这是我家,安全得很。”王大娘指着院门说。

  纪仲川往巷子两头看了看,才把背篓放下来,从里面拿出两打芭蕉,这是从村里出来时,从空间拿出来放进背篓里的。

  “这芭蕉看着好,就两打?”王大娘一双眼睛都黏在芭蕉上面,纪仲川拿出的两打芭蕉的芭蕉皮是黄中带绿的嫩黄色,是刚刚好的,不过于熟,又不过生。

  就是拿回家再留几天,都不会坏。

  楚怡在拿出来前,就已经尝过味道了,并不涩,甜度刚刚好。

  纪仲川顺着王大娘的话点点头,王大娘也不失望,现在能买到品相这么好的芭蕉不容易了,她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楚怡背上的背篓上,“同志,你背篓上装的是什么?我也买了。”

  楚怡抓了抓背篓的带子,告诉王大娘,“玉米面。”

  “啊?!”王大娘瞪大眼睛,有些反应不过来,随后反应过来了,满眼激动,她上前两步,走到楚怡面前,“同志这可是真的?!”

  楚怡点点头,王大娘连说了几个好,“你有多少我就买多少!”

  “快给我看看。”王大娘催楚怡把背篓放下来给她看看。

  楚怡没有立刻拿,王大娘反应过来,“你瞧我,”她转身去开自家后门,“快进来,先进来再说。”

  夫妻俩对视一眼,进了王大娘家。

  进到院子里后,纪仲川站在一边,观察了一番院子里的布局,心底安心了些,而楚怡把背篓放下来,拿出里面的一袋子玉米面,王大娘在征得她同意之后,才拿起装玉米面的袋子颠了颠。

  一上手,王大娘估量着有两三斤,虽然觉得有些少,但王大娘心里欣喜还是只多不少。

  两打芭蕉,能有三十多根,两三斤能吃上小半个月,够他们家吃上一段时间了。

  “这两打芭蕉和这袋子玉米面,多少钱?”王大娘迫不及待地要买下来。

  “我这里有一张三市斤的粮票,就抵这玉米面,你们看如何?至于这芭蕉,我再给你们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