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节(1 / 2)





  这话一落, 屋子里的三个女人都朝着苏容看过来。虽是问话,但是看她的样子, 显然早就考虑好了,不然今天也不会一大早煮这顿串串。

  “我觉得行!在学校门口离小妹也近,而且这东西好吃又方便,拿在手上就能吃也不占地方!不过咱们卖多少钱合适?”

  一旁的刘晓月边说边点头,擦了擦嘴上的油渍,看着手里的一小把竹签还有点不好意思,不知不觉就吃了这么多。

  价格的问题一抛出来, 也打断了心里正盘算着的张霞。

  素菜基本都是自家自留地里摘得,或是山上采的,要不了多少成本,主要就是那一锅火锅底料。

  苏容的空间里拢共也没有几袋, 要想摆摊卖肯定不能全指望现成的火锅底料。

  所以她一开始就打算自己配, 按照火锅底料包装袋上的配料表去买香料, 再自己炒制, 味道能弄出七八分相似就够了。

  不过这时候牛油不太好买,只能用香油混合着猪油代替, 不过好在味道差不离其。她要是没记错的话,本来川渝那边的串串用的就是植物油,冷了也不会像牛油一样凝结成块。

  在心里琢磨了一番,苏容开口问:“要是你们买的话, 四分钱一串能接受吗?”

  “四分钱?那这三串素菜都能换一个鸡蛋了, 贵了贵了, 这东西再好吃到底也只是素的。“

  听到闺女的报价,钱春萍连忙摆手,心说她闺女也真敢开价。

  这年头鸡蛋也就八毛钱一斤, 一斤能称七八个鸡蛋,算起来一个鸡蛋也就一毛钱左右。

  对上钱春萍一副‘你心怎么这么黑’的表情,苏容掩饰般地清了清嗓子,转头看向刘晓月跟张霞,发现她俩也都连连摇头。

  看来这价位是高了。

  思索了半晌,苏容抿唇:“那就卖三分钱一串!每买十串再送一串,另外还配一杯汤,这汤里可都是油呢!到时候再加一种不辣的口味,用猪大骨吊汤,算起来咱这用料也不便宜,虽是素的但是有油又有肉味。”

  见刘晓月跟张霞听罢跟着点头,苏容接着道:“咱们往后还要往里头加荤菜,像是猪肉,鹌鹑蛋,鸡蛋皮,还有村口王师傅家做豆腐的豆制品,咱们都可以烫,不过价格得比素菜高些。”

  从李圆圆她们几个的消费水平来看,苏容丝毫不会担心,她这个定价会让三和中学所有人都消费不起。

  会嫌她家串串贵的同学首先也被苏容给筛选掉了,买卖东西本来就是双向的选择,毕竟他们熬底汤跟人工也是要成本的。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这价格算是定下来了。只不过钱春萍女士最后还是强烈建议,要在竹签上每串多串点菜。一个竹签上就一两片菜,真的太黑心了,钱春萍是真的怕她们被打成投机倒把。

  黑心苏容:......

  没想到即将要做生意的钱春萍女士,会这么有良心。

  接下来就是讨论谁去卖的事儿。

  “交给我们?苏容,这主意这配方都是你的,这门买卖理应也是你来做呀。”

  苏容话还没说完,就被刘晓月给打断了,表示自己不能占小姑子的便宜。

  “四嫂,你别忘了我现在主要是念书呢,就是摆了摊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出出主意,不过汤底的配料我会一直提供,算起来我也是跟大家一起合伙。”

  见刘晓月不愿苏容也没有劝,她性子温顺有些内向,在人来人往的校门口卖东西恐怕还真是为难她了。

  转而看了眼心思沉沉的张霞,苏容又亲昵的挽着钱春萍的胳膊开口:“我的主意就是娘的主意,咱们总归都是一家人,就是有什么赚钱的门道,我也是第一时间都想着你们。”

  话落就见钱春萍一脸吾家有女初长成,感慨地拍了拍小闺女搭在她臂弯的手背。

  紧接着又听苏容说:“别看这小吃不起眼,但是咱们要知道哦,现在学校门口可什么吃食都没得卖的!咱们现在去,连竞争对手都没有,这叫什么?抢占先机!

  我是打算将这个生意交给娘,但是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我要上学帮不上什么忙,林安他也有自己的买卖,我就想着让娘再选个咱家里人一道干。”

  说完还若有似无地瞧了眼,正靠墙站着的张霞。

  听完苏容的话,张霞情绪明显激动起来,显然跟不争不抢的刘晓月不同,她是非常想参与这门生意。能赚钱的买卖谁不想做?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能赚几个钱。

  她不傻,自打她家小姑子结了婚,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的红火,虽不清楚许林安到底在做什么买卖,但是显然她跟着小姑子后头没有坏处。

  当下脸上笑的就跟朵花儿似的,不知何时早就没了以往,时不时对苏容甩眼刀子的犀利:“小妹,你看我成不?你也知道你二嫂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其实我学东西也快!叫卖什么的活计都信手拈来!”

  其实一开始苏容就属意张霞来帮衬钱春萍,毕竟这个便宜二嫂,性子虽不讨喜了点但是为人机灵,也没什么大的坏心思,总归就是酸钱春萍一个劲儿的偏心她。

  就是看着老实巴交的二哥的份上,苏容也打算能帮扶就帮扶张霞一把。至于能做到什么样儿,就看她自己的能耐了,再说有她娘镇压着,晾她张霞也翻不出什么花儿来。

  虽说心里是这么打算的,但是也没有一口应下,而是将决定权推给了钱春萍:“这生意现在是娘做主,她说行就行,不过咱们虽说是一起干,但是前期分工要明确。

  而且我主张利润分成模式,虽然咱们没分家往常都是娘来管着钱,但我觉得自己赚的钱拿在手里,才更有干劲。比如娘忙活统筹整个小摊儿占大头,我提供汤底秘方占一小部分,另外的合伙人,根据贡献度再占一部分。您说呢娘?”

  听到这个模式,张霞恨不得立马拍巴掌定下来。可不是吗,她就是想给他们小家存点私房钱,可是她跟仕诚的工分全都记在婆婆的账上,一粒米都扣不下来。

  “我肯定好好贡献!娘你还不知道我嘛?我就是嘴臭了点,干活可都是一把好手,绝对不偷懒!再说咱们仕诚都加进果园了,什么时候看到钱还不一定!我肯定得多赚点,咱们永胜还在念书呢,我还想着后年也将二丫送到学校里去念书。”

  念书好啊,小姑子念书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这歪主意.....不是呸呸呸,这好主意一个接一个的。

  “行了行了,别念叨了,不过你要是往后整出什么幺蛾子,或是表现不好,这啥子利润分成可就没有你的份!”

  话是这样说,其实钱春萍心里也没觉得这个小吃能赚多少钱,分不分成的她就更无所谓了。

  “那指定不会!娘你就放心吧!”

  摆摊卖串串的初步方案算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等着苏容这边的两件事儿了。第一呢是回县城后,找铁匠铺子订做一个能推的小车;第二就是将底料的配比给研究出来。

  算算时间,最早也得到下周才能开张。

  这些天张霞他们没事儿就在家里削竹签,再锯点竹筒当做杯子使用。买的多了就用竹筒杯装,浇上两勺汤,正好这会儿天冷了喝着舒坦,说是串串,其实更像是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