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1 / 2)





  灰扑扑的一只小小香囊,布料上的牡丹花仿佛已凋谢尽了。香料大约也已残灭,边边角角全是被火焰灼烧发焦的痕迹,再不见当初从那雪白袍角割落时的一点风色。

  阿寄死死地盯着它,好像从来没有见过它一样。

  张迎却突然站起身来,“那是什么意思?”

  柳岑看着阿寄的表情,慢慢地、一字一顿地道:“我的人在南宫却非殿内外找到了十几具烧得焦烂的尸体……这只香囊,也是在却非殿前殿捡到的。钟嶙纵火时他也跟钟嶙在一处,钟嶙既被烧死了,那他想必,也没有逃出来——”

  ☆、第68章

  阿寄看着那只香囊, 缓缓地开了口:“你又如何知道,这是他的东西?”

  也许因为长久不进水米, 她的嗓音发哑, 眸色是沉沉的黑。

  “难道这不是他的笔迹?”柳岑笑笑,解开了香囊,抖出里面的内衬, 现出在极细微的角落里题写的蝇头小楷——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张迎忽道:“这是我们被钟嶙关起来的时候,郎主自己写的……”

  阿寄沉默地凝视着这八个字,一时不再说话。

  她的表情都隐去了, 像是成了个麻木不仁的木偶。

  柳岑看着她,内心如被刀割, 话音却愈加残酷:“这是陶潜的《停云》吧?‘霭霭停云, 濛濛时雨’, 他是从何时就注意到时世艰难了?”又轻笑一声, “说不得, 也许他只是想说‘岂无他人, 念子实多’吧!”

  霭霭停云, 濛濛时雨。八表同昏, 平路伊阻。

  ……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 抱恨如何。

  阿寄闭了闭眼。

  她忽然想起来他们在废墟里度过的最后一夜,想起来他在帘外欲言又止徘徊的身影,想起来他面对她的质问时淡淡的笑容。毫无意义的场景, 毫不留恋地飞逝而过,她什么都抓不住。

  到了那最后一刻,她也不曾相信他。

  柳岑轻轻地放缓了声音,温柔地道:“阿寄,我知他对你好,就算他是个昏君,你也还念着他。可是阿寄,人死不能复生,你总要为自己打算打算……就算你不想管自己了,可你还有个孩子,是不是?”

  听了这句话,张迎下意识地用双臂护住了顾雒,求助地看向阿寄。

  而阿寄却只是抬头掠了他一眼,低低地道:“你想要什么?”

  柳岑淡淡一笑,“你终于肯看我了。”

  阿寄没有想到柳岑也会这样子笑。记忆里的他好像还是个诚恳、善良、略带些急躁的少年,可多年以后,他竟已学会了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笑。

  柳岑笑道:“曾经顾真为了逼顾拾出面,立意每天杀一个人;我想这是个好法子,我总会用上的。”

  “你想要什么?!”阿寄低声道。

  柳岑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声音沉了下去,“时至今日,你还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吗,阿寄?

  “我什么都要。”

  柳岑留下这句话便离开了。

  一时间房栊俱寂,仿佛连灰尘飘飞的声音都能听见。

  张迎走了过来,关切地对阿寄道:“姐姐,你也早些休息吧。好在今日阿雒已吃饱睡了,不会吵你。我就在外面,你有事便叫我。”

  阿寄轻声道:“谢谢你,张迎。”

  张迎一愣,旋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姐姐说哪里话,毕竟郎主和姐姐是我在世上仅剩的亲人……不,现在只有姐姐了。”说到此处,他又有些难受,连忙别过头去,“那我便告退了。”

  张迎离去,斗室重归于寂静。烛火熄灭了几盏,只留下近床榻的那一点光亮,映得满室风影幽微。黑暗重重地迫近来,阿寄慢慢地将身子蜷缩得更紧了,帘幕翻卷,铁马作响,无星无月的夜幕之下,只剩得一个黯淡的、卑小的影。

  ***

  秋雨微凉。

  顾拾醒来时,感觉到雨滴渗入口唇,微苦地滋润过干哑的喉咙。自己好像是身处一架摇摇晃晃的马车上,车轮辘辘地轧过并不平整的地面,时而还闻得一两声马嘶。

  他缓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所见却是一片夜的浓黑,这大约是在树林之中,微微颤动的树叶上不断滴下雨水,草丛间可闻寒蛩的哀鸣。

  “你醒了?”身边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

  顾拾撑着身子慢慢地半坐起来,那人见状忙来搀扶,一边道:“我们正要往北去,见你躺在路边,就捎上了。你昏迷了半个多月,我们都想你会不会死了呢。”说着还尴尬地笑了笑。

  顾拾勉强动了动嘴唇,想笑却笑不出。

  往北……往北吗?

  那雒阳呢?他现在岂不是离雒阳越来越远……也离阿寄越来越远了?

  身子还陷在半死的绝望之中,心却已开始为求生而蠢动。他想活下来……原本他孤注一掷放火烧宫,也只是为了逃生而已啊!

  如果不能留住这条命,那所有的英雄意气又有什么用处?

  “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顾拾的双眼适应黑暗之后,便见到坐在他身边的是个戎装佩剑的男子,对面还坐了几人,衣着朴素,但手中俱持着刀枪。他垂下眼帘默默回忆,自己并不是倒在随意一条路边的,自己好像是倒在南宫的宫城外……若如此,则这些人很可能是从宫里逃出来的,或许就是宫中的禁卫也说不定。